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(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院)




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,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院

“权力一旦任性,公平正义,便会一齐被摁在地上摩擦。”

今天网上出现这么一个新闻,说得是青海民族大学的党委副书记“阿进录”,在前些日子被自己学校的民族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。后来这件事被网友发现了,于是发到网上,一片质疑声随之而来。

自己学校的党委副书记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,难怪大家会质疑,毕竟这种事情就相当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了。

可能是看到了人们的质疑,该校的招生办站出来回应了:他只是一名考生,通过了资格审查。

看看这话说的,多么理直气壮。莫名让人想起《大秦赋》中秦人们经常说得一句话口头禅:

“彩!彩!彩!”

简单翻译一下,大概意思就是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,最后用手接住了足球,人家整个裁判组还说他没有犯规。

兴许是看到了网络上的一片质疑声,该校又在极短时间内改口了:“阿进录不符合报考条件,取消博士研究生资格。”

说考上的是你们,说符合规定的是你们,现在说审查没通过的又是你们。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,又是那么大的一个高校,还是博士招录,怎么就被弄得像过家家一样呢?

对于这个问题,我倒有几个问题想问问青海民族大学:书记何德?程序何规?公平何在?

一问:书记何德?

4月9日,该校公布了拟录取结果,阿进录“初试总分”221分,“初试加权成绩”36.83分,“复试加权成绩”44.57分,最终成绩81.4分位列拟录取考生中第一名。

毕竟成绩在这,大家也没什么异议。可既然都说了人家是学校的书记,50多岁的人了,上有老下有小的,作为书记工作又那么忙,一下子就取得了初试、复试、总分第一的好成绩,这能让人信服吗?

暂且说我们阴谋论吧,既然书记能力这么强,现在又取消了资格,那为了证明他的能力,我建议让他再去报考其他学校的同专业,相信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,真假一试便知。

二问:程序何规?

该校在报考要求中提出,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。而据公开资料显示,这位阿进录书记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,不知道是怎么通过资格审查的?

更令人费解的是,明明已经很显眼的不符合规定了,为何该校招生办在第一时间却要说资格审查通过?是谁给通过的?是阿进录自己给通过的吗?

博士招录,录取的是突出人才,相信每个学校都不会当成儿戏对待,毕竟这关系到个人和国家的未来发展。

这么严肃的一件事,该校却多次改口,我想问问,这中间是否存在报名材料作假?有没有徇私舞弊?有没有利益输送?初试与复试成绩是否存在猫腻?程序是否合规?

不是通过了资格审查吗?怎么一下子又改口说取消录取资格了?是心虚还是另有隐情?不可能就因为网友的质疑就把这个一个“优秀”人才给埋没了吧?

三问:公平何在?

教育,最基本的就是公平。其他什么的不公平,我们都可以勉强接受,唯独教育不公平不能接受。因为教育不公平,最终摧毁的可能是社会信任度最根本的基石,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比贪腐还要严重。

令人细思极恐的是,这次如果不是阿进录是该校的党委副书记,如果换成了一些走后门的人,比如他的亲友,那么是不是就很难发现,是不是就真的被录取了,然后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?

现在该校敢这么明目张胆做这种事,是不是意味着此前已经发生过了同类事情,是不是意味着已经有恃无恐了?更可怕的是,整个社会到底有多少个“阿进录”,又有多少“青海民族大学”是我们所不知道的?

这个事情必须审查,凡事破坏教育公平的,如果不防微杜渐,只会导致越来越多人亦步亦趋,最终的代价只会由我们每个人承担!

四问:后果何为?

事情已经发生了,舆论也已形成,该校不能只一句“取消资格”就草草了事。这其中的原委,必须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,不能领导还是领导,书记还是书记,哪怕真的造假了还一点后果不需要承担。

错误如果产生了,就一定要有人承担。如果错误没人承担,那只会使越来越多人有恃无恐,毕竟犯错不需要付出代价。

一句不符合条件无法服众,没人想看到“罚酒三杯”式的认错!

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(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院)

赞 (0)